“感谢公司对我们职工的关心和爱护,经过这几天的治疗,我的颈椎疼痛已明显好转。”近日,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的邵寨煤业公司健康小屋内掌上乾坤,邵寨煤业公司机运工区职工孙银海在接受专业的中医理疗后,对中医针灸服务连连点赞。
在邵寨煤业,这样的温暖每天都在发生。近年来,邵寨煤业工会始终秉承“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用暖心服务织密职工保障网,用创新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用安全基石筑牢生产防护墙,在977名职工心中种下“家”的种子,让“工会温度”与“发展速度”同频共振,为这座现代化矿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织密“暖心网”:把关怀送到心坎上,让职工安身更安心
“李师傅,这是工会给您申请的大病救助金,有啥困难随时找我们!”综采职工李彬涛的病床前,工会干部递上的不仅是53560元爱心捐款,更是全矿人的牵挂。这场跨越井口与病房的温暖接力,只是邵寨煤业工会“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在这里,“职工的小事就是工会的大事”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在365天的日常里。
为让职工权益有“法”可依,工会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石掌上乾坤,签订《“1+3”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从劳动报酬到休息休假,从劳动安全到职业培训,条条框框都写着“保障”二字。每逢春节,22名困难职工总会收到带着温度的慰问金;全国助残日,15名残疾职工的手中总会握着1.5万元的帮扶款。婚丧嫁娶时的慰问金、女职工的“两癌筛查”特殊保险、心理健康讲座上的贴心疏导,让每个职工都能感受到“娘家人”的细腻关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工会把“便利”刻在矿区的每个角落。食堂师傅每天琢磨新菜式,确保下井职工总能吃上热乎饭;夏日蚊虫多时,宿舍楼道的灭蚊灯准时亮起;职工浴室铺上防滑垫,高血压患者收到健康指导卡;灵台县至矿区的公交班车每天往返,让购物出行不再是难题。在这里,职工脸上的笑容,就是工会工作最生动的答卷。
激活“创新源”:搭建成长大舞台,让人才破土又拔节
“我们的工作室为技术人员精心打造一个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坚实阵地,构建一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全方位展示其才能的优质平台。”在邵寨煤业孔超劳模创新工作室,孔超自豪地说。这份自豪背后,是工会精心搭建的“成长阶梯”——从劳动竞赛到技术比武,从提案改善到创新成果评选,每个岗位都能成为发光的舞台。
公司《陇原星火》内刊开设“劳模专栏”,用图文讲述劳动模范的故事,这些带着“煤渣味”的经验,通过专栏成为全员共享的“教科书”。去年一年,工会征集到645条提案改善、110条合理化建议,215项优秀提案摘得奖项,87项群众创新成果落地生根,122项管理创新项目开花结果。维修中心模拟操作基地里,“全流程拆解组装”教学每月开讲,职工在“学中练、练中学”,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占比持续攀升,为矿井发展注入“智”动力。
筑牢“安全堤”:凝聚向心力,让生产平稳又高效
公司工会以实施“铸鼎工程”为抓手,完善“1331”班组安全自主管理法,从班组理念提炼到班组故事征集,从班组长选聘到考核激励,让“安全”二字融入班组血脉。每年召开的班组建设推进会暨优秀班组长表彰会,把“班组论坛”变成“安全课堂”,把“岗位练兵”变成“比武赛场”。这些带着班组特色的管理经验,通过“班组长节”等载体在全矿推广,实现队伍素质与管理能力“双提升”。
同时,持续发挥群监员、青安岗员“前沿哨兵”作用,常态化开展“群监员上岗查隐患”“青安岗员集中查岗”“地面安全大检查”等活动,排查各类不安全问题82条,并进行整改销号,有效激发和调动了青年职工参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暖心服务到人才培育,从创新驱动到安全守护,邵寨煤业公司工会用实干诠释“职工之家”的内涵。这座先后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甘肃省绿色矿山示范单位”的矿井,真正让每个职工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共同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甘肃工人报全媒体记者杨晶晶)掌上乾坤
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